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工作,从制度层面建立起全方面的激励体系,收到明显的效果。近期,我们收获多项应用型科技成果。王刚老师的发明专利《一株绿针假单胞菌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0 1 0868222.0)于2022年02月22日获得专利授权。苏亚蕊老师的“漯麦116”于2022年3月1日获得成果认定(登记号:9412022Y0221)。孙杨老师的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疫苗及抗体高效生产的动物细胞高密度培养系统 》(专利号:ZL 202110625348.X)的专利权拟转让给泰舸赛迩生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8日进入转让协议公示期。近年来,我们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其中,4项技术专利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近三年的销售收入达到1.24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今后,我们将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产学研用合作生态圈和平台,实现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生物学科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