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microglia regulate neuronal soma size throughout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存在一类新型免疫细胞——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PNS microglia),颠覆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百年的传统认知,为神经免疫交互机制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开辟了新方向。betway88西汉姆网页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孙华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此项研究,betway88西汉姆网页为论文共同署名单位。
突破百年定论:河大学子站上国际科研前沿
自1919年小胶质细胞被发现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其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李汉杰研究员的指导下,孙华所在团队通过跨物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表观组学及系统演化分析,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中鉴定出与中枢小胶质细胞同源的新型免疫细胞,并揭示了其调控神经元胞体增大、轴突生长及功能成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教科书内容,更为探索慢性疼痛、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的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PNS microglia的演化与物种体型及神经元大小密切相关。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广泛存在于人类、食蟹猴、猪等大体型动物中,而在小鼠、大鼠等小体型物种中则鲜有发现。李汉杰研究员指出:“这一成果从进化生物学角度解释了为何此类细胞长期未被发现,同时凸显了跨物种研究对突破传统模式生物局限的重要性。”
联合培养育英才:河大科研平台助力创新突破
孙华同学为betway88西汉姆网页2022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吴海刚老师,并通过BetWay体育平台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联合培养机制,在李汉杰研究员团队中开展合成生物学、单细胞组学等前沿研究。吴海刚提到,孙华在课题设计、实验验证及数据分析中展现出极强的科研素养,其成果是河大生物学“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也得益于李汉杰研究员团队的国际化科研平台与前沿指导。
学院始终坚持以高水平科研平台赋能人才培养,依托“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聚焦生命健康与前沿技术交叉领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此次孙华同学在国际顶刊的突破,既是个人学术能力的彰显,更是河大生物学与中国科学院顶尖科研团队合作创新机制的新成效。
立足中原,放眼世界:河大持续深化科教融合
副校长、betway88西汉姆网页院长张立新教授指出,这一重大学术突破标志着学校在跨校联合培养和神经免疫学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顶尖机构的合作,优化学科布局,为青年学者提供国际化的成长舞台,为不断取得高水平、突破性学术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betway88西汉姆网页将进一步强化生命科学、医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与并轨创新,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免疫调控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攻关,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河大智慧。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5001928

